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评

永远的建常

时间:2020-12-26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任念鑫


吴建常,曾任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2018年11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2018年冬天格外冷。当第一道寒流猝然来袭时,昏迷数月的建常刚刚苏醒过来,却遽然而逝了。

  这一天,是11月19日。

  丧事办得极简极低调。没告别仪式,没灵堂设奠,没向亲朋好友发出告知;建常去世三天后,骨灰就由家人和几位故旧陪护至天津,朝着一个伟人的去向,撒向浩瀚湛蓝的大海……

  一个在中国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奋斗奉献了数十个春秋并赢得崇高职业声望的企业领导者,一个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沉着坚毅负重疾行的志士,一个拥有慈悲博爱情怀的人——建常,你匆匆而去,然而留给人们的,则是对你绵绵悠长无穷期的思念和追怀;你渐行渐远,而人们则永远不会让你走出他们对你深切缅怀的重重复重重的心田……

(一)

  1964年秋天,北京最美时节。北三环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有研院”)里增加了一副陌生的新面孔——他叫吴建常,毕业于湖南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现在的“南华大学”)有色冶金专业。有研院是中国冶金工业部所属的国家重点工业科技综合研发机构,它集中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最为优秀的顶尖科研人才,承担国家在这个领域的重大科研任务。大学毕业能分配到这种研究机构工作的,不是学业优秀,便是才能突出,所以,人们对那些新来有研院的大学毕业生都格外关注。细心人发现,这位湖南的年轻人腼腆、寡言,沉稳而持重,似乎并无不寻常处,然而他干起工作来,则有异乎寻常的韧劲,耐得住寂寞,坐得住,钻得进。院里安排他做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他一大早钻进资料室,午饭让别人带,很晚才回宿舍,每天待在资料室里的时间都比他人长,甚至节假日也在伏案工作;他工作效率高,要求按时完成的研究报告他都能提前提交;在规定工作任务外,他还能独立发现和提供有更多科研及开发价值的资料;他搜集的科技情报面广,创造性地将所在科室搜集和研究科技情报的范围从国内资料拓展至国外书报期刊,打开了科技情报研究的广阔空间……凭借韧性和钻研业务的精神,建常赢得部门和同事的信任,逐步开始独立承担较为重要的科技情报的研究课题。建常在有研院工作期间,编译出版了大量情报期刊和论文——这项工作,他从进有研院时就坚持做,在同期进院的年轻人中,大概建常是最早在科技期刊上发表译作和研究论文的人……

  青春美好。建常,是郁郁葱葱成长起来的他那代人的一个缩影。共和国新一代大学生踏入建设祖国的伟大行列,他们理想飞扬,步履坚实,认定前程美好!

(二)

  突然而来的“文革”风暴一起,人们再次发现青年建常不寻常——

  有研院里,同样有“砸烂、打倒一切”的狂潮。各种“战斗队”“造反团”呼拥啸聚,人人都被“归类”、人人都要“站队”,建常也被拉来扯去诱劝胁迫去参加“批斗”,但他都挣脱了出来,未加入任何组织,未参加任何“抄”“抓”“斗”行动。他全然不顾“逃避运动”几与“抗拒运动”同罪的风险,竟转身钻进了他钟爱难舍的“科技资料室”,重新踏上他“韧性”工作的轨道……那段时间,办公室待不下去,他就把科技资料和书籍抱回宿舍坚持工作:他照例从大量科技资料中搜集和发现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的信息,按照研发工作要求,将其分析整理,提出研发、应用和引进建议的工作报告;他照例每天将科室打扫干净,为同事们打好开水,将新近来到的科技资料分门别类整齐摆放,以便同事查找;研究上遇到问题,他照例去求教院内学术权威……无处不在的混乱,已让偌大有研院几乎休克、瘫痪,所有重大科研活动全部停止。然而新中国打造的有色金属工业科技研究的基业尚存一息,精魂未散,热爱这项事业的有志之士,在风雨如晦时节用他们炽热如火的胸怀送出温暖,牢牢呵护有研院科研活动生存和复兴的“根”;而建常,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

  有人为建常捏把汗:“运动第一,你拿它当第二,要吃大亏!”建常苦笑应道:“总得让人吃口饭吧……”他是那个时代年轻人中稀有的、太过纯洁的“理工男”,思维坚实地卯定在自然科学所讲求的那种“只有公理、原理的完整清晰逻辑所能推演解释的事物才可相信”的规范上,而对眼前的混乱现象则满怀狐疑,畏惧三分,惟恐避之不及。他只凭两条世间公认的“常识”判断眼前的是非曲直:一是人人都应有活命、吃饭和享有尊严的平等权利;二是整天打啊批啊斗啊,代替不了吃饭、谋生的种种职业和操劳,毕竟后者是第一位的。两条“常识”,建常用他一句“总得让人吃口饭吧”充分表达出来。处混乱而不失做人之道,依此两条“坐标”也就够了。

  建常异于他人,这又是一个特征。

  文革中后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建常却成了有研院“大龄青年”中迟迟未能找到可心女友的“老大难”。经人介绍谈了几人都未成功——不是建常挑剔,而是人家嫌他出身寒微,又属“臭老九”,虽然厚道正派,但在这世道上“吃不开,不好活”。然而建常却认为自已条件不错,他不怨人家看低了自已。“缘分未到,良人未至”,建常可以等。有热心人将境况更惨的邓林介绍给建常认识。两人一接触,立刻就撞出火花,都被对方所吸引:邓林开朗大方正派直爽,经历坎坷,身处逆境且生计困顿却不弃所学(中央美院毕业),更有一副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的炽热心肠,桩桩道来都让建常感动;建常秀中讷外,精研专业,思维超凡不俗,为人正派,虽执拗却不争,件件展开都颇让邓林着迷……真诚相对,两情相悦,两颗在艰难时世冰凉世界渴望温情和依偎的心相拥……

(三)

  1978年,改革开放,共和国历史打开了她春天的篇章。建常很兴奋,他描述:“每个人都在发现自己,每个人都有机会!”中国人终于从“极左”路线的阴影中走出,“总得让人吃口饭吧!”建常看到了这一天到来……

  他没有辜负这个美好时代的赐予。1983年,中国最重要的工业经济部门——中国冶金工业部在众多国家部委中率先迈出“政企分开”改革的第一步:将有色金属工业从冶金部中分离出来,组建成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为中国特大型国有原材料工业企业走出计划经济樊篱的“带头兵”;1984年,建常离开了他从事科研工作二十余年的有研院,出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副总经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首任总经理是在有色金属工业行业声名卓著的资深企业家费子文,他从基层一路走来,精于企业管理,长于谋划经略,善于学习吸收。建常与他配合,一个决断审慎知人善任,一个好学多思勇于任事,他们和班子其他成员一道带领百万余“有色人”牢牢把握住了走出“计划经济”摆脱行政樊篱的发展机遇,在不长时间克服多年困扰10种有色金属生产的产能瓶颈,健步踏上“年年增长”的发展台阶,在世界上站稳了“有色金属工业大国”的地位,使这个国有大型战略资源性企业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伟大振兴立下筑基之功!

  1994年,建常接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职务。这时,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确立,国企改革被推向前排;改革的一大时代课题,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能否对接与融合——它既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造的一个重要契机,更是一把打开中国发展大门的钥匙。躬逢变革之际,自应担当使命。作为大型国企经营管理的领导者,建常非常清楚国企改革的重大意义和面对的重重障碍。与众不同的是,建常既有坚持这项改革的坚定意志,也不乏推进其前行的智慧和谋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正式加入WTO前的若干年里,在国家战略资源类超大型企业领域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改革是走在前列的;在这当中,建常发挥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引领者的重要作用——

  建常在国企改革问题上的思维独特而超前。1990年代,当国企改革刚刚大面积展开之际,尚无“顶层设计”,允许“敢闯敢试”,然而禁忌多多,大都绕开“难题”,将更多注意力集中于企业自身及其“内部治理”。然而建常又异于他人,他直面“难题”,明确指出,企业内部治理的混乱和缺失,主要原因不在其自身,而在企业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错配错置;政府管理企业,企业与市场隔离,这种企业怎么能建立起产权明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按这种认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企业改革选择扩大对外开放的路径向前推进。

  在建常的风险担当、积极支持和有力策应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一批锐志改革的企业家和经理人大胆走出国门,第一次将符合国际交易标准的中国有色金属产品拿到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挂牌,按国际市场价格进行现货及期货交易,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送入“国际大循环”,成为国际市场在全球配置资源的一大有生力量。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动作相配套的,是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方式、交易规则等的引进和吸收,在这些方面,有色金属总公司在国内创造了许多“第一”,对外开放的步子迈得大,屡屡抢在他人之先……从扩大对外开放路径打开国企改革的大门,给1990年代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带来整体实力增强、10种有色金属生产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是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有色金属资源被高度垄断格局的松动和转变,使这个工业领域出现并形成了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竞争和共同繁荣的国内市场,这个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融通,支撑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做大了总规模,并构成有利于这个工业领域的国企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是扩大开放使得市场规则在强化对国企约束的同时,也使国企内部管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激励机制弱、信息(获得、处理)能力差的两大痼疾得到有效疗治,国企改革走向建立产权明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内在治理结构的方向愈加明确,前行道路日益顺畅。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铜、铝、铅、锌、稀有稀土等产业的几乎所有重点大型骨干企业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先后成为“上市公司”,传统国企的存在形态向更具“社会所有制”的现代形态转变,与市场经济更有“亲和力”……

  三是对外开放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面对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大大激活了这个行业诸多大型国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使中国在这个工业领域在1990年代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总量超过以往几十年的总和,在选矿、冶炼、环保、节能、新材料、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率等重大产业环节上,其先进程度都得到质的提升,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在这个工业领域存在的差距。“江西铜”“平果铝”“株洲铅锌”……一批依靠技术进步获得超越发展的大企业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中脱颖而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从扩大对外开放中闯出改革发展的道路,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业全面走向崛起的一道亮丽风景。建常为这道风景浓重地添了一笔绚烂色彩……

(四)

  1998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完成了它“领军”走出计划经济、创建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现代企业及其制度的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此前,建常已调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一年多后,当年共和国最显赫的冶金部撤销,建常出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十几年后一直到他逝世,这家工业协会所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都舍不得让建常离开他们视之为“家”的工业协会……因为,是建常将中国冶金工业这个“大家族”团结凝聚起来,重塑“科技创新产业”新形象;是建常与这个大行业的诸多企业家共担风险,渡过产业更迭的动荡,赢得产品换代、产业升级的发展新局面;他有宽厚坦诚仁慈的大情怀,有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大智慧,“建常这人太好了”!

  如果算算账,了解当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时的总资产有多少、产业规模有多大、盈利水平有多高、产业技术先进程度达到什么水平,那么15年后,当这家超大型、综合性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在隐身而去时,就会知道它留在中国实力大增的工业“大营盘”中的,是高出当年总资产、总规模、盈利水平数十倍、产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它拆分出的数百家工业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成为支撑当地工业化进程的骨干带头兵……所以,建常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职位上离开时,他问心无愧,也很感宽慰:国企改革的大业未竟,取消总公司体制不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败退”,而是它创造更大辉煌的“凤凰涅槃”;一个旧机构的消失,正是一番新事业的兴起——这对事业,对个人,都值得高兴啊……

  为人处世,建常克已、宽厚、容让、挚诚、与人为善……从未从做人的底线堕落。

  一位基层工矿企业的老工人给总公司总经理写信,反映基层职工对改革成果缺少“获得感”。建常得知,要求总公司将工人的这类意见列为总经理办公会议的“常设议题”,要将提高和改善职工福利待遇、工薪水平当作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动作”“首选目标之一”。东北一家有色金属矿资源濒临枯竭,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建常屡屡过问此事,为企业转产、工人就业费尽心血,非要将事情办妥不成。旁人不解,总公司千头万绪一大摊子,怎么花那么大精力操心这件事?建常说,摊子再大头绪再多,也要从“总得让人吃口饭”开始吧?他私下告诉秘书,基层厂矿的工人,还有老同志、老职工有事来找我,你们一概不要拦,直接领他们来见。谁都有难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大家这日子才能过……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建常和其他班子成员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为有色金属工业储备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人才,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到冶金部,从老专家学者、老干部、老工人到年轻企业家、科技人员、青年职工,从卓有科技、经济贡献及建树的人士到犯有错误甚至有过罪行的人员,从素不相识者到偶有工作关系只一面之缘者,许许多多的人都从建常那里得到过善良的帮助……他理解人,体贴人;与人相处,他的慈悲情怀总能发现和拥抱人的善性,总能在他的周围聚集成一股温暖感人的能量,向四方散发出善的光辉。“扬善抑恶”与“总得让人吃口饭吧”的理念并用,是建常一生行走不迷的信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