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评

安居才能乐业 -----礼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综述

时间:2020-05-14 来源: 礼县融媒体中心 王强 虎海平 王丹

  礼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牢牢把握国家和省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紧紧盯住“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标任务,采取集中安置、插花安置、货币化安置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完善搬迁群众后续脱贫措施,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近年来,礼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做为精准脱贫的主要措施之一,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积极稳妥,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准识别,创新机制”的基本原则,建设集中安置点20个,三年完成搬迁安置群众1470户66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54户6129人。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投资5亿元,完成20个集中安置点道路、供水、防护河堤、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幼儿园、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安置点功能完善,设施齐全。

  龙林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全县、乃至全市规模最大的安置区之一,占地351亩,涉及3个安置点,新建住房640套70688㎡,安置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640户2992人(贫困户609户2836人,非建档立卡户31户156人),项目概算总投资20865.68万元,该项目于2018年6月开工建设, 2019年8月全部交付到户,并于2019年底搬迁入住,群众入住率达到100%。

  一年半的时间,龙林镇2992人告别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荒凉大山,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子,真正达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走进龙林镇潘坪、全杜、龙林三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风格统一、宽敞明亮的新房拔地而起、整齐划一,一个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每家每户厨具家电一应俱全,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于潘坪村新搬进安置房的何羊拜来说,新房的搬入开启了他家的幸福新生活。

  “山上搬到坝里生活很方便,看病方便,小孩上学方便,非常好,比山上方便的多,这是最大的事情,共产党把我们搬到坝里,让我们祖祖辈辈告别了大山,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非常高兴。”龙林镇潘坪村村民何羊拜说。

  走进石桥镇鲁班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风貌统一的房屋鳞次栉比,在金灿灿的油菜花的掩映下呈现出一幅静谧祥和的美丽画卷。贫困户焦强子去年八月和家人告别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搬到了山下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启了新生活。困扰多年的行路难、饮水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并完善了水、电、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以前在老庄住的时候,环境非常恶劣,现在搬到新农村以后,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吃水有自来水,住房也有了,还有国家补助的2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到合作社了,我们的日子就越过越好了。”礼县石桥镇鲁班村贫困户焦强子兴奋的说。

  近年来,礼县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挪穷窝”与“拔穷根”的治本之举,深入推进,与此同时,礼县坚持搬迁与致富同步,全力抓好安置区群众后续产业扶持,结合六大特色产业与“一户一策”精准对接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多元增收产业,制定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贫产业项目倾斜安排力度,确保搬迁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力争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今年,是礼县脱贫退出之年,也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收官之年,按照“占新腾旧,一户一宅”的要求,礼县制定了拆旧复垦奖励办法,筹集拆旧复垦资金1926万元,给搬迁户每户奖励1万元;根据“能发展,可致富”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落实“一户一策”后续扶持方案,加快“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五小产业扶持进度。通过劳务输转、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实现家庭人均1人以上稳定就业的目标。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会管理,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感恩教育、社会交往交流等途径,着力推进移风易俗,引导搬迁群众逐步改变陈规陋习。组织动员县乡干部与搬迁群众结对子,开展生活融入、心理疏导等服务。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等宣传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化素质、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安居,才能乐业。礼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使1470户6659人永远告别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荒凉大山,搬迁到了川坝地带,彻底改变了山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并通过发展种养殖产业,扶持发展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有致富门路、有稳定收入,从根本上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